齐合三年,冬月廿四,灰蓝的天幕洒下鹅毛大雪,雪向梅花枝上堆,风霰暗纷纷。傍晚,大雪骤停,宫婢们拿着笤帚从板房里哆嗦着走出来,清理宫道上的积雪。

    她们沿着宫道清扫,女子的哭喊声随着呼啸的风声传到耳里,“闹个没完了,还当自己是贵妃呢。”

    “晦气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说昨天冷宫里又抬出来两个,看她能捱到几时吧。”

    燕清意也不知自己能否熬过今晚,她趴在冷宫的铁门上,一遍遍地呼喊,乞求有人能听到她的声音,渴望晋王能查明真相,将她救出冷宫。

    她四肢冰凉,逐渐没了力气,缓慢地跌坐在地。积雪很快浸湿了她的衣裳,冰凉的衣裤鞋袜粘在僵硬的身体上,她咬紧牙关,亦忍不住发出呜咽之声。

    不会有人来救她,她知道。她只是不甘心,不甘心被奸人陷害,抱憾死去。

    晋国四季如春,往年冬日不过几场寒雨,偏今年是个严冬,冰封千里。

    燕清意本就体弱,初雪来临时,婢女采枝邀她一同赏雪,她却闷在殿里读侠侣传奇,笑说今年冬日绝不踏出寝殿一步。

    不想那日她便被召到王后宫中,晋王新欢琪妃中毒身亡的罪名落在了她的头上。她的宫人受不住审讯司的拷打,指认她嫉恨成性,私下对琪妃多有怨怼。

    王后又将搜查到的物证轮番呈在晋王面前。

    晋王不耐地叹了口气,随手翻了翻证据,不待燕清意辩说,道:“按律处置。”他转身去往玉香宫,看新入宫的宫嫔跳红袖捻梅舞。

    天色昏黑,燕清意四肢颤抖不能自抑。她是燕国的公主,自小锦衣玉食,未受半点挫折。三年前燕国亡了,她逃难来到晋国,一路亦有仆人照顾,几时寒霜日,受雨打风吹。

    她想到七年前,端午佳节,她随宫人去雪薇山,给大儒百先生送粽子,偶遇了前来燕国求学的晋国世子。

    时值酷暑,雪薇山枝叶繁茂,碧绿的树叶覆盖山峦,阳光透过树叶在她白皙的皮肤上留下斑驳的光影。

    蝉鸣蛙叫,半山腰上的小塘荷叶飘香,淡淡的山风吹起她的衣摆,她红着脸,娇莺欲语,眼眸含春,问宫人:“那位听百先生讲学的少年郎是哪家公子啊?”

    宫人打趣道:“百先生门徒数十人,不知公主说的是哪位少年郎?”

    “便是……”清意又偷偷看了一眼,正巧与他回望的视线相撞,她别过脸用袖子掩嘴,“竹色衣衫那位。”

    宫人嬉笑,引得众人注目。燕清意按捺住心中的小鹿乱撞,故作镇定地向百先生行礼,又命宫人为大家分发粽子。临别时,悄然回望少年挺拔的身姿,芳心暗许。

    百先生是当世大儒,年轻时在诸国游学,拜访过名山大川,也与各学派辩经求义,广结善缘。年老后荣归故里,在燕国雪薇山开坛讲解儒家经典,各国才俊皆慕名而来,以向百先生求学为荣。

    那日回宫后,她便日日央求父王让她去雪薇山旁听百先生讲学,她自幼文采斐然,颇得父王喜爱,但男女有别,况且公主出行随从过多,父王怕她影响了先生的学堂,终是未允。她只得变着方去雪薇山求神拜佛,祈求偶遇公子。

    偶遇了几次便相识了。她才得知他是晋国世子晋沐恒。相识一年后,她终于鼓起勇气写诗暗叙情思,他也回以爱慕之诗。

    晋沐恒说,自遇见了她,眼中再容不下旁人,她像是皎月之辉,任何星辰在她身旁都黯然失色。待她及笄后,他便向燕王提亲求娶她。